首页
短视频
公开课
纪录片
双语科学
院所风采
专辑
科学直播
首页
短视频
公开课
纪录片
双语科学
院所风采
专辑
科学直播
科学环游记——2023寒假篇
欢迎乘坐科学号环游列车,本次列车将跨越时空,足迹穿越138亿年,上天、入地、探海、访洞穴、探极地、进丛林。1月9日-20日,全程12天,带你环游科学世界!
进入专题
双碳之路,无限可能
“没有不清洁的能源,只有不清洁的技术”,科学家聚焦于新能源的发展,也没有忘记传统能源的新生。在全球绿色转型和国家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绿色技术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指引能源未来。
进入专题
拥抱氢能
3分钟一个知识点,氢而一举带你走近氢能,一起了解这个能源未来之星。
进入专题
持有月壤的365天
首次披露月球样品领取后开展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青年科学家杨蔚老师带大家沉浸式盘月壤。
进入专题
大科学装置
大科学装置是支撑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和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的公共平台,其建设和运行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核心、原始创新能力的高低。作为承担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运行的主要力量,中国科学院先后建设和运行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及北京同步辐射装置、500米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等一批大科学装置,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
进入专题
科学防疫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做好个人防护,既能保护自己,又能保护他人。那么在外出、办公以及居家时我们该如何做好防护?
进入专题
解密病毒
要想感染人类,病毒需要先穿过人体防御薄弱的部位进入人体,再进入细胞,然后“劫持”细胞,掌控细胞的生活。面对不怀好意的病毒,人体不会束手就擒。本专题三维系列视频,揭示了病毒感染以及免疫系统与病毒的斗争过程。通过视频展示病毒相关科普知识,提升公众对新冠病毒的认知和防护意识。
进入专题
旷野青春
有一种潜水,是必须有潜伴一起下水的;有一种与大象的互动,是采集它们的粪便;有一种 “绿植爱好”,是把它们的种子保存在-20℃的冷库。系列科学人物短视频《旷野青春》,将用理性历险与感性审美的结合,讲述21世纪进行相对小众领域科考的中国年轻科学家们,在人迹罕至的大自然中找到真理和抵达美景时的探险故事与心路历程。
进入专题
网络中国
回溯现代科技的历史,将一种传媒推广到5000万人时,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5年,而互联网仅仅用了5年。 十多年来,层出不穷的互联网应用与服务,引发了中国百姓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革命。人们在这张大网上购物、获取信息。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不可或缺。然而,很少人知道互联网刚刚交流走进中国时的模样,从“象牙...
进入专题
青色的海
有一汪湖水,被称作雪域高原上的蓝宝石,它就是青海湖。青海湖藏语名“措温布”,意思为青色的海,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也是众多野生物种的栖息地。但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青海湖生态曾出现严重退化,想要保护这些野生物种可不是简单的一件事。
进入专题
动物生存之道
每当我们观察身边的动物时,常常惊叹于它们千奇百怪的生活方式。在没有父母呵护的情况下,动物为了生存,往往倾尽全部智慧。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是弱肉强食,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呢?让我们一起探寻动物们的生存之道吧。
进入专题
大国重器之关键技术核心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研究作为高度复杂的专业性工作,它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这就是大科学装置,也叫做国之重器。十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大国重器挺起中国制造脊梁。
进入专题
科技有新了
很多人可能对科技进步没有直观的概念,火星探测、能量光子、基因转移等前沿科技正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快来看看最近又有什么科技上新了吧。
进入专题
公众科学日宣传片集锦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是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自2004年起,每年中国科学院都如约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已成为公众了解科技进展、探索科学的重要渠道,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科学其实离我们的生活一点也不远,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爱上科学吧!
进入专题
青少年100问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有数不清的好奇、困惑和迷茫,对世界还知之甚少的他们总有一些“不成熟的小问题”。对于孩子们“奇奇怪怪”的问题,大人们认真地回答才是让他们能对世界永远保持好奇的催化剂。有问题的青少年朋友们快来看看你们问题在这里是不是得到解答啦!
进入专题